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第二章:现象社会学与常人方法学

2012/11/12 14:41:26 来源: 网络
分享:

  第二章 现象社会学与常人方法学

  教学目的和要求:理解行动社会理论的主要特点,了解现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思路,重点掌握常人方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。

  第一节 行动理论

  一、行动的复杂性 二、行动理论的主要特征把人类看作具有理解力和创造性的主体,控制着影响社会生活的条件。人类赋予行为以意义,洞察和理解意义。行动由动机推动,内心筹划,意义。社会世界是人的互动。用语词、姿态和其它符号进行意义协调。互动中产生一些固定模式,不是意义的所有部分都得重新协调。固定模式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安排。强调从个体角度对直接的、日常的社会经验的描述和说明。韦伯对意义的解释;齐美尔对互动的形式特征的强调;互动论

  第二节 现象学社会学

  一、理论源流 二、基本观念1.社会世界的意义改造(1)对韦伯行动意义的批判。(2)几个关键概念主观意义。客观意义。Action 与Act。主体间性(intersubjectivity)。自然态度。生活世界。2.生活世界的结构3.解释社会学的转向。

  第三节 常人方法学

  一、学术渊源1.现象学社会学2.维特根斯坦。3.戈夫曼。

  二、社会行动的规则1.帕森斯与霍布斯式的问题 2.加芬克尔的反驳(1)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结果或成就;(2)规则与其说是先于行动的指南,不如说是行动后的说明工具,实验报告制作出来。案件制作术。(3)社会秩序的基础是认知性而非规范性的,是一种过程。想当然地考虑问题。三、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分析1.行动的权宜性。2.行动的局部性。3.行动的索引性。4.行动的反身性。四、日常生活的结构分析五、谈话分析 分三类:通过谈话分析日常活动的实践理性和认知准则;谈话语序研究,谈话的规则和结构; 制度性谈话,制度成员,任务取向。权力运作。法庭辩论。

  六、常人方法学的“理论”与“方法”1.常人方法学的“反理论”。2.方法。反方法。1)方法独特适当性。2)描述取向。3.对话。

  复习思考题1.行动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?2.什么是主体间性?什么是生活世界?3.常人方法学如何理解日常生活的实践?

  拓展阅读书目 乔? 特纳:《社会学理论的结构》(下),华夏出版社,2001,第31 章

 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,达43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5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!

中间广告图.jpg

活动专题